小琴小说免费阅读

主角是小琴的小说是《生活在南宁》,是作者猫的吃吃爱倾心创作的一本言情小说,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,文笔极佳,实力推荐。小说精彩段落试读:“快递能到你那里吗?”最近好一点了,都知道什么快递都能到这里,而且广西网购总额还挤进全国十强。所以现在一般问:你们是不是穿着少数民族服装,一开口就唱山歌?对于这个问题,我总是高兴地说:不但穿民族服装唱...

小琴小说免费阅读

>>生活在南宁小说全文阅读<<

生活在南宁精彩章节阅读

所以现在一般问:你们是不是穿着少数民族服装,一开口就唱山歌?

对于这个问题,我总是高兴地说:不但穿民族服装唱山歌,还专门放假给我们回去对山歌,要不然我们寨子会输哦!

而这两个假就是比春节少放一天假的“三月三”,还有这两天又在放假的民歌节。

没错,壮族自治区的好处之一就是比别的地方多了那么一两个小长假。

而这假期又少不了传统美食,虽然又是一种粉,但这是壮族才有的粉,而且发源地就是一个小镇——蒲庙,不是庙了,是南宁周边的小城镇。

这种产自壮家的生榨米粉,既不是生吃的,也不是油炸的,更不是活生生榨出来的。酸酸的(没有甜甜的)、圆圆的粉,一大堆各种配料……有没有想起自从做成袋装就冲出广西走向世界的螺蛳粉?只不过这粉的味道更独特,就连土生土长的广西人,比如我爸,都拒绝吃它:那是放臭后,才煮来吃的。

可是人家就是要吃这股馊馊味啊!

生榨米粉在壮话里称为“粉拉馊”。

米浆提前磨好,滴干水分,用布包起来,放进火膛中,用草木灰埋上,起码发酵两三晚,第3天才开锅使用。吃的时候,米团放进专门容器,挤压成条直接下到锅里,那独特的酸溜溜味,据说远在10米之外都能闻到。而在南宁市区的粉店,受条件所限,一般店铺只将米浆发酵一晚后,次日使用,没有那么酸,也就没有那么馊。弄好了粉,加上剁碎了的头菜,这个是生的,再放些紫苏香料,一勺酱油膏,一勺猪肉末,至于那高汤,也是早早一大锅熬好,由吃的人自己看粉加汤……

更妙的是,生榨粉仿佛什么都能配,油腻一点的:猪脚、脆皮猪肉、香肠,不那么油腻的加鹌鹑蛋、来根油条……我就喜欢生榨粉端上来时,被各种配料配菜覆盖全碗,根本看不见粉的样子。其实吃起来比螺蛳粉要爽滑、弹牙,毕竟是现做的粉嘛。

这种发酵出来的酸,我总觉得其实有点类似喝牛奶需要的酶:据说对牛奶适应的人,就是能生成一种消化酶,而没有这种酶分解消化,喝牛奶就容易拉肚子。

我有个表弟,跟着老婆头一次回她壮族的娘家,当地人也是喜欢喝放了几天,有一点“馊”的玉米粥,表弟喝了一碗,从那天起到回自己的家,就拉得天昏地暗……所以,也许这种“馊”味里,其实含有排毒功能,至于能不能美颜,或者是减肥,那就不知道了。

古时候的人,来广西多半是遭贬发配,所谓南蛮之地,而且总说这里充满瘴气,没见谁是兴高采烈来的,除了探险的徐霞客。

柳宗元来过,苏东坡来过、黄庭坚来过、“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”的秦观也来过,但不知道是路途遥远舟车劳顿,还是被贬边远心情郁闷,一般来到后多半就生病了,有的甚至病死在这荒蛮的异乡。这么看来或许真是被瘴气什么气之类的毒素所苦,但如果他们入乡随俗吃点这样的“馊东西”,或许真不是一个馊主意,是不是这一发酵,这一酸爽,什么毒都排出来了?可能这也是一种“神秘的东方力量”,只不过它刮的是肠胃里的痧。

全文阅读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生活在南宁